近年来,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,房贷利率的调整成为了购房者关注的焦点。特别是对于存量房贷而言,如何有效降低利率、减轻购房者的负担,成为了各大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。10月10日,工商银行(ICBC)发布了关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进一步信息,标志着其在这一领域的积极进展。
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公告称,即日起,接受符合条件的证券、基金、保险公司申报“证券、基金、保险公司互换便利(SFISF)”。这意味着,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。
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、基金、保险公司以债券、股票ETF、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,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、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。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,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。即日起,接受符合条件的证券、基金、保险公司申报。
近年来,中国股市的波动频繁,尤其在9月底以来,市场预期显著上升,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快速涌入。尤其是10月8日,A股市场的成交额超过3.45万亿元,创下历史新高。然而,在经历了一轮快速上涨后,10月9日股市却迎来了大幅调整,上证指数收盘暴跌6.62%。如此剧烈的波动,不仅令投资者感到震惊,也引发了对资金安全和市场稳定的深刻担忧。
近年来,随着房贷利率政策的调整,广大借款人对于存量房贷利率的关注与期待不断增加。近期,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开展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工作,标志着这一政策的正式实施。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民众诉求的积极响应,也对经济形势产生深远影响。
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,A股上市公司即将迎来三季度业绩的集中披露,众多公司纷纷提前发布业绩预告,展现出积极的盈利预期。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共有7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,其中接近80%的公司业绩预喜,显示出市场信心逐渐恢复。
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联合工作组举行了首次正式会议,标志着两部门在国债买卖及货币政策协同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。这次会议不仅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,也是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“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”要求的积极回应。通过深入探讨债券市场的运行情况和政策协同,双方共同为维护债券市场的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“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,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”的要求,中国人民银行、财政部建立联合工作组,并于近日召开工作组首次正式会议。
新华社拉巴特10月5日电 10月4日至5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、局长李云泽率中共代表团访问摩洛哥,出席面向摩各界举办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介会,会见众议院第一副议长萨巴里、副议长图哈米,以及真实性与现代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库库斯、进步与社会主义党总书记本阿卜杜拉等,深入宣介三中全会精神,就中摩关系、党际交往等深入交流,欢迎摩方分享中国开放发展新机遇。
近年来,伴随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,中国金融机构特别是上市金融机构的负债结构不断优化,资产质量显著提升,为抵御潜在的金融风险提供了充足的“弹药”。这种变化不仅得益于监管部门的严格把关,也反映了金融机构在多元化融资途径上的积极探索。
2024年10月8日,发改委举行了一场重要的新闻发布会,主题为“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,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、发展态势持续向好”。此次发布会并不涉及新政策的推出,而是对近期中央和国务院会议精神的详细解读,重点在于解决市场的疑虑和困惑。
10月8日,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暴涨,尤其是上证指数在早盘集合竞价后迅速攀升,最终收盘时上涨了4.59%,深证成指则以9.17%的涨幅表现出更强的韧性。